洪文德與他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肖鳴學攝
  
  洪文德在車間調試機械設備。蕭時玉攝
  紅網武岡站10月17日訊(通訊員 肖鳴學)在湖南省武岡市南門外梯雲路,有一家不起眼的紫洪機械製造廠,廠長洪文德是一位年屆七旬的老人。本該是在家頤養天年的年紀,洪文德老人卻退而不休,依然奮戰在發明第一線。
  10月16日,來到這家機械製造廠,只見一位頭髮花白,戴著一副厚厚花邊眼鏡,穿著一件亞麻工作服,既是廠長又是工人的洪文德老人正穿梭於鑽床、車床之間,調試他發明的豆腐壓榨機。
  興趣使然 維修能手迷上發明
  
  洪文德有著辛酸而曲折的人生,4歲喪父,26歲上山下鄉,54歲與老伴離婚,至今仍孑然一身。即便如此,他的人生也充滿了成功的快樂與喜悅。憑藉對機械製造的非凡才能和極大熱情以及常年不懈的潛心鑽研,在1998至2011年的13年間,他獲得了7項國家專利,其中2項為國家發明專利,2次獲得武岡市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獎,可謂當地機械製造界的傳奇人物。
  究竟是怎樣一位老人,他發明的專利又給社會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懷著好奇與敬佩之心,我們走近了這位“多產”的專利發明人。
  1945年,洪文德出生在武岡市沿河路的一個普通家庭。為何會迷上搞發明?洪文德說,緣於自己對機械的濃厚興趣和對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16歲那年,初中只讀了一期的他就跟著農機修造廠的李存才師傅學起了機械修理。上世紀七十年代,洪文德加入知識青年的大軍,下放至武岡市大甸鄉白底江。
  那時的農村,熟悉農業機械排灌技術的知識青年很少,洪文德在農村插田打禾之餘,憑藉自己學到的機械知識,逐漸成了抽水機、柴油機維修的能手,並經常被派往城步、綏寧等周邊縣支援農村抗旱。從那時起,洪文德對機械維修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4年,下放到農村的知識青年返回城市,洪文德就在武岡市玉帶橋乾起了電機修理,期間他生產過電動打穀機和耕田機,隨後還製造過電焊機。1993年,洪文德與人合伙創辦了武岡電孵機廠,但由於管理不善,不僅虧掉了他多年的積蓄,變得一貧如洗,而且導致家庭不和,結髮30多年的妻子毅然選擇離婚,兩個兒子對他的事業也不支持。從此,洪文德只得自找出路,於1998年白手起家創辦了武岡市紫洪機械製造廠。
  1998年,愛好發明的洪文德根據常年在農村排灌設備維修中獲得的靈感,經過半年時間潛心研究,發明的“人力啟動內燃機用自動離合裝置”問世了。他的首個發明專利,解決了當時的小馬力柴油機人力啟動難的問題,這極大地激發了洪文德研究機械的熱情。從此,洪文德就開始不斷地進行機械創新與改造,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潛心鑽研 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武岡是著名的“中國滷菜之都”,豆腐生產一直是城鄉盛行的農副產業。傳統的豆腐生產費時費力,洪文德決定利用自己學到的機械技術,邊造邊改,幫助農民朋友解決豆腐生產過程中“石磨費力”、“高溫傷人”等問題。通過潛心鑽研,憑藉一股執著的信念,花費了近十年的精力和財力,攻剋了一道道難關,終於研製成功了一整套豆腐生產新型機械,其仿古代石磨式磨粉磨漿機、沖漿拌漿機、豆腐壓榨機、環保節能烘乾機相繼於2009年至2011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新型實用專利證書,研製的豆漿過濾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研製的立式碎椒機保持了手工切辣椒的鮮嫩鬆脆,也一同獲得了國家專利,為農副產品加工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洪師傅生產的仿古代石磨式磨粉磨漿機,磨出的豆漿不僅保持了手工磨豆腐的細嫩,而且省時省力,1台機器每天能磨3噸豆子,出100鍋豆腐。”從事豆腐生產10餘年的何錦友是洪文德新產品的第一批使用者。何錦友在對比使用其他廠家同類產品的過程中得出結論,洪師傅的產品不僅高效節能,實用性好,尤其是他生產的節能環保烘乾機,充分利用鍋爐餘熱,用於豆腐生產自動線效果顯著。
  多年辛勤付出,終於有了可喜的回報。儘管洪文德生產的系列節能環保機械至今連個像樣的產品介紹書都沒有,更談不上在報紙、電視上打廣告,但他的產品除暢銷武岡城鄉之外,還遠銷全國10多個省市,長沙、貴陽等地經常有經銷商或豆腐作坊老闆打電話來購買他的產品。武岡華鵬食品是湖南省最大的豆製品、滷製品生產基地,前兩年購買過洪文德10多台產品。新寧縣滿師傅也是湖南省一家專門從事豆類食品生產的廠家,前不久也與洪文德聯繫購買了一整套生產設備。
  壯心不已 古稀之年熱情不減
  
  產品供不應求,已經年近古稀的洪老專註研究,卻不擅經營之道。他生產的每一個產品從電工到焊工、從切割到成型都親力親為,儘管每天從早晨累到天黑,機械廠的規模多年來一直沒有擴大,更談不上經濟效益。武岡市科技局的領導對洪老的產品一直很關註,特意為他聯繫了投資方欲與其合作推廣新型專利,但洪老卻不忍將專利賣給他人,至今仍獨自一人堅守著。
  多年的研究,洪老除了有這麼多新型機械問世外,還收穫了健康的身體、生活的樂趣以及對自我的不斷超越。說起今後的打算,孤獨的洪老眼角流露出一絲光亮,在他的眼裡,每發明一樣東西都是對他人生的肯定,那一疊專利證書是他無悔人生的美好見證。
  成績已是過去,如今的洪文德依然壯心不已。“雖然發明瞭這麼多機械,但是只要身體允許,我還會繼續搞下去……”洪老看到現代農業基本上都實現了機械化,從機耕、機插到機收,但收回來的稻穀依然需要在好天氣時挑到曬場上曬乾,然後才能儲存。因此,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發明一兩樣先進的糧食烘乾設備,幫助廣大農民朋友減輕勞動強度,更多地造福人類和社會。  (原標題:武岡古稀老人醉心發明獲得七項國家專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j83wjt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